当前位置: 首页> 历史> 中国皇朝中的智信 > 三国时期的智信

三国时期的智信

作者:何军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

三国分为曹魏、蜀汉、东吴三个政权。黄巾起义被镇压后,东郡太守桥瑁诈称以京师三公之名向各地发檄文,陈述董卓的恶行,联络各地州牧、刺史及太守讨伐董卓,十一路地方军群雄并起,共推袁绍为盟主。吕布杀义父丁原转投董卓,关东联军只有孙坚、曹操真正出兵与董卓对战,因持久力不足而退,群雄纷纷割据一方,互相攻击。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到长安,并火烧旧都洛阳。董卓最后被司徒王允和吕布合谋刺杀,其族人亦被屠灭殆尽。因安抚不周,董卓属下李傕、郭汜等人率兵攻入长安杀死王允,吕布兵败逃亡,李傕等人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。由于李傕与郭汜等人内部不和,发生内斗,长安陷入一片战乱,郭汜被自己的部将伍习杀死。汉献帝离开长安,开始东归洛阳,辗转流亡回到已成废墟的旧都洛阳,随后被曹操迎奉到许都。曹操派裴茂率领段煨等关中诸将讨伐李傕,李傕被诛杀,至此关中初定。曹操四处征战,收编黄巾军余部组成了青州军,控制了兖州。曹操在谋士郭嘉的谋划下,凭借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政治优势,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,先后消灭吕布、袁术等割据势力,降张绣、逐刘备,控制了兖州、豫州、徐州以及司州等地。在官渡之战中,接受许攸的建议,曹操亲自率兵火烧袁绍的军粮,以少胜多,击败了袁绍。曹操派遣大将张辽率领先锋部队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,随后又平定辽东,最终统一了北方。曹操乘刘表病亡、荆州不稳之时征荆州,刘琮束手投降,寄身荆州的刘备被迫退守夏口。在刘备谋士诸葛亮与孙权谋臣鲁肃的共同推动下,孙刘结盟,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,曹操被迫退回北方,奠定鼎立的雏型。孙权、刘备双方开始争夺荆州,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,而周瑜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。211年,刘备率部进入益州,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,后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,势力达到了极盛。孙权攻合肥,曹魏调兵赴扬州屯驻,关羽攻打襄樊。汉水流域因为天降暴雨而发生了自然灾害,关羽趁机乘船进攻,擒于禁,斩庞德,围曹仁于樊城,许昌以南纷纷响应关羽,关羽一度威震华夏。曹操采纳司马懿的建议,派人劝说孙权合攻关羽,孙权大将吕蒙设计偷袭荆州,杀关羽,至此荆州大部落入孙权之手。张飞因关羽被杀而酗酒打部下,被自己的部将于熟睡时割头而死。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,猇亭,被吴将陆逊设计火烧连营而败,退回益州,不久便驾崩于白帝城。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东吴孙权重新联盟,并致力恢复国内生产。三国中后期,诸葛亮、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,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。曹魏发生了高平陵之变,司马氏控制了大权。司马昭派钟会、邓艾、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征蜀汉,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,钟会被挡于剑阁,邓艾避开姜维的锋芒,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,进逼成都,刘禅投降,蜀汉灭亡。265年司马昭去世,其子司马炎迫曹奂禅让而称帝,定都洛阳后开始筹备伐吴。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,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,孙吴灭亡,至此三国时期结束。
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